當下,全球芯片短缺引發的危機仍在持續發酵。其影響的行業從最初的汽車、安防、鋼鐵產品已經蔓延到消費電子、空調制造,甚至包括肥皂生產。為解決全球芯片供應缺口,各國芯片廠商紛紛采取行動,9月以來,兩大芯片制造商——英飛凌、英特爾先后宣布通過新廠擴產應對全球“芯慌”。投資16億歐元,英飛凌啟用新廠擴產9月17日消息稱,英飛凌300毫米薄晶圓功率半導體高科技工廠正式啟動運營。該工廠位于奧地利菲拉赫,是一座以“面向未來”為座右銘的芯片工廠,總投資額為16億歐元,是歐洲微電子領域同類中最大規模的項目之一,也是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半導體器件工廠之一。
該工廠總占地面積約為6萬平方米,用于生產功率半導體器件(高能效芯片),已于8月初投產,首批晶圓將在17日當周完成出貨。
在擴大產能的第一階段,該工廠所產芯片將主要用于滿足汽車行業、數據中心、以及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領域的需求。在公司整體層面,新工廠有望為英飛凌帶來每年約 20 億歐元的銷售額提升。
“我們想通過新廠長期擴大產能,通過德累斯頓、菲拉赫、馬來西亞三個工廠的聯動提升我們的產能,讓我們的供應能力可以覆蓋全世界各個企業、各個領域!庇w凌首席執行官Reinhard Ploss日前表示,該廠的正式運營對緩解芯片短缺問題有一定的幫助。200億美元,英特爾斥資開建兩座芯片工廠9月22日,美國芯片巨頭英特爾宣布,位于亞利桑那州的芯片工廠即將舉辦奠基儀式。這兩家工廠將會幫助英特爾提高芯片產能,以滿足全球市場需求。
據介紹,這兩座芯片工廠均位于亞利桑那州的Ocotillo 園區,將會在當地時間9月24日正式開工。據悉,英特爾對這項工程投資約200億美元。
資料顯示,這兩座芯片工廠最早出現在今年3月23日公布的“Intel的IDM 2.0戰略”里。據介紹,建設中的兩座晶圓廠,一個是為未來的先進工藝產能做準備,一個是為晶圓代工服務的,該投資計劃預計將創造3,000多個高技術、高薪酬的長期工作崗位,以及3,000多個建筑就業崗位和大約15,000個當地長期工作崗位。擴產熱潮下,警示半導體產能過!帮L險”?事實上,自產能緊缺以來,臺積電、英特爾等多家半導體巨頭都紛紛提出擴產計劃。在擴產熱潮下,業界也越來越擔心,后續是否會出現產能過剩情況。
IDC預計,半導體行業將在2022年中達到平衡,隨著2022年底和2023年開始產能大規模擴張,2023年或將出現產能過剩。
無獨有偶。作為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之一的德州儀器也曾發出警告稱,投資激增正加劇半導體行業產能過,F象出現,未來幾年行業產能將大幅增加,而隨著需求下降,利潤將受到沖擊。
對于上述警示,英飛凌首席運營官Jochen Hanebeck預測,2023年、2024年市場將達到頂峰,可能會有供應過剩的問題。但他認為,更重要的是要關注不同領域的芯片分配問題,“哪些領域有增長,哪些領域需要更多的芯片分配!
英飛凌首席執行官Reinhard Ploss認為,產能過剩有很多原因,“比如對市場預測過于樂觀,但我們覺得這并不是一個很大的威脅。我們現在在地緣政治上有非常多的考量,采取的一個措施是靈活應對政策方面的變化!